line
 
  • 客服留言
  • Y!得標待付款
  • eBay得標待付款
  • 代購再確認
  • 商品抵台
  • 海外到貨
  • 第二次付款通知(台)
  • 第二次付款通知(日)
  • ! 最新消息

一天丟一件物品! 日本超人氣主婦部落客的四個改變空間有感術

推薦商品 Recommended Product

身邊有太多雜物時,就難以掌握空間內到底有什麼東西?數量有多少?沒辨法一眼,確認哪些東西重複了?哪些已經不用了?如此一來,就難以判斷該丟棄些物品。結果就算想好好整頓衣櫃,卻因為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,想著「今天就算了吧」,然後乾脆放棄。

也有朋友的情況完全相反,在還沒確定「有什麼東西」之下,大丟特丟後,才因為「連需要的衣服都丟掉了」而懊悔不已。看來,想要從一開始就一鼓作氣的捨棄大量物品,也是需要很大的精力與能力。

因此我便決定執行「持續天天丟一件東西」。做法非常簡單,一天只要丟棄一個「不需要」的物品即可。找不到東西可丟時,從錢包中找一張收據來丟也好。

以下提供日本超人氣主婦部落客蜜雪兒「維持一天丟一件物品」的四個心法:

設定理想的生活藍圖

持續進行一日丟一物時,遲早有一天會不知道今天該丟些什麼。這時請在腦中描繪理想生活藍圖,思考「想把家裡打造成這樣」、「想要那樣的生活」等。想像時尋找「實際的畫面」,會比漫無目的的空想,還要能夠激發自己的動力,推薦大家透過室內設計雜誌、I G或生活類部落格等,尋找理想中的空間。我自己會參考時髦的家具店或日常雜貨店商品陳列,像無印良品的店面,很容易愈逛愈有期待,讓整個人充滿了幹勁。「一日捨一物」是種習慣,並不是「丟掉多少東西就達到終點」的計畫。想像目標空間的模樣與生活型態,則是避免在養成習慣前就遭遇挫折的好方法。

我習慣在新月這天寫下願望,讓自己的想法更加明確,這個動作我稱為「新月筆記」。「希望整個家都可以變得清爽又舒適」、「我現在已經能夠輕鬆愉悅地做家事了」等,都是很常寫的項目。我在書寫新月筆記的時候,發現寫出「是否實現」比「想實現的模樣」更易促進事情發展。或許是因為書寫「是否實現」的話,就不再處於希望某種力量幫助自己實現的被動狀態,而是自動自發地做出具體行動並實現,如此一來,主動的種子就會埋入心中。新月筆記還有個令人驚艷的效果─不管是找到現在的家還是出版書籍,都是在寫下新月筆記不久後就實現了,所以我很開心地在思考下次的新月筆記要寫些什麼。

佈置出能順利「清理」的環境

有人覺得垃圾桶不好看,所以不會擺在室內空間。但是丟垃圾這項日常動作,就更應想辦法降低難度,無論是誰都得以輕鬆執行,更何況,一個人天天都會做好幾次「丟掉東西」的動作。「垃圾桶太遠了,懶得去丟」、「丟垃圾好麻煩,等一下再做」,這樣的情況持續累積,就會使家中亂糟糟的,也會出現「物品的停滯」。打造出隨手就能丟掉多餘物品的環境,就有助於養成「一日捨一物」的習慣。

我家的每個空間都有一個垃圾桶。有些地區倒垃圾時必須將「可燃物」與「容器包裝塑膠」分開,因此在孩子享用點心的客廳,設置可以分類的垃圾桶會方便許多。正如「掃起來很麻煩的家」就沒什麼人願意打掃一樣,「丟垃圾很麻煩的家」,也很容易成為「堆滿雜物又混亂的家」。

除了設置垃圾桶外,還有更積極地讓人對物品放手的方法。以我為例,看到Book off廣告:「收購金額加十%」時,我就馬上申請了。集滿十本以上的書可以使用宅配寄送,所以自然就會開始思考要怎麼湊滿十本。像這樣先後順序顛倒的做法,就促使清掉家中的十本書了。這種做法不僅可用在書籍上,遊戲光碟與C D 等同樣適用。

雖然這種做法有點強硬,但是在促進「捨棄」的行動上非常有效。

(衣櫃內側和有放文具用品的桌子旁,都設有垃圾桶,以便遇到不需要的東西時能夠隨手丟棄。桌旁的垃圾桶其實是IDEE的paper bag,我將袋口反折後、放入兩個垃圾袋以便分類。另外,準備清掉的書籍就放進籃中預備,如此一來才能在收貨日到來前集滿10本書。)

記錄所有捨棄的雜物

只要持續一日捨一物的習慣,很快就能夠感受到家中變清爽嗎?事實上,就算每天確實執行這個習慣,仍必須花一段時間才能感受到。因為一日捨一物帶來的變化是逐步發展的,物品從眼前消失的同時,也會從腦袋中消失,所以其實很難一一感受「丟掉了」、「減量了」的感覺。如此一來,可能在空間變清爽之前就放棄「捨物習慣」。

我會將清掉的物品記在日誌或筆記本上,以預防半途而廢。很多東西都是看到後就立刻丟掉,因此搭配簡單的塗鴉有助於加深印象,讓腦中保有更深刻的「捨物感」。此外也非常推薦用照片記錄清掉的物品;我會把照片PO上部落格公開給大家看,藉此提高捨物的幹勁。不管是純記錄還是要公開,可以善用像IG社交軟體的方便功能,在IG上搜尋「#捨物活動(捨て活)」的標籤,就會發現很多人都上傳了自己的捨物報告。看到其他人也這麼努力,就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幹勁。

(左為這是「待辦清單」。將預計要做的事情,以及捨棄至今的成果轉換成肉眼可見的模樣,就能夠成為動力的來源。右為我會在日誌記錄當天清掉什麼物品,每天都有東西可以寫,讓「一日捨一物」變得愉快且令人期待。)

雜物減量的同時,捨物清單會跟著增加,這是自己日積月累努力的結果、效果,同時也是一種豐功偉業。很多人都會寫「待辦清單」,卻很少人會記錄「完成清單」。請將自己的努力成果列出成清單,使其轉變成積極的力量,讓心裡充滿「我減量了好多雜物」、「今後也可以繼續努力」的正面想法。

手機的相機,是神奇的工具!

為了刊登部落格而拍攝房間照片時,我曾有過看到照片時大感訝異的經驗,照片中的房間遠比我自以為的還要亂!肉眼見慣的髒亂會變成「理所當然的風景」,但是照片能夠幫助我們客觀審視,毫不留情地展現出缺點。

從此以後,我不確定房間雜物是否太多,或是不曉得該清掉什麼才好時,就會拿起手機拍張照片。如果能夠採取更客觀的角度,假設照片中的空間是別人家時,就能夠更清楚地確認「這裡必須改進」。我有時候還會將照片傳給親朋好友,聽取真正客觀的意見。就算是難以割捨的物品,只要聽到別人說一句「為什麼要留下那種東西」,就會立刻放下執著。

光憑自己的力量,很難克服內心的刻板觀念,因此和其他人互傳照片並交換意見,也是幫助自己繼續捨物的好方法。如果能夠互相激勵的話,就能夠讓捨物生活宛如遊戲一樣愉快、充滿樂趣。

(不管是衣櫃還是抽屜,只要拍張照片,就能夠清楚看見問題所在。)

展開一日丟一物的生活前,別忘了先拍張「Before」的照片,當家中的雜亂感逐漸改善後,就會忘記以前的狀態,每當懷疑「真的有減量效果嗎?」,只要拿出「Before」照片看一眼,你一定會發現,家中空間變清爽的程度超乎想像。

*本文轉載自《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:讓生活7分滿,最剛好!1天斷捨1件東西,只要2週,就有明顯改變》(幸福文化出版)

(影片)用鐵壺煮水比較好喝? 「四方雲龍府」鐵壺開箱+南部與京都鐵器差異比較... (影片)這就叫夢想實現!超珍貴1970年代鋼鐵吉克+Jambo Machinder精彩開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