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男女老少為此瘋狂! 屬於日本的狂歡祭典「阿波舞」
【樂淘 文字/轉載自《東京歷史迷走》】 2018-11-16 09:44:49

推薦商品 Recommended Product
東京的夏季過於炎熱,但炎炎夏日似乎不是只能在家裡吹冷氣。四季分明的日本,在仲夏逐漸走向秋天的時候,最熱鬧的祭典也在全國各地展開。以往對於祭典的印象,似乎只是農業社會的活動,大家在農忙之餘敬天祭祖,放下平日的重擔,在歡欣鼓舞的慶典中享受食物、舞蹈、音樂,可以暫時放下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與社會的種種限制。
大家印象中的日本人總是循規蹈矩、正經八百,然而他們在酬神的祭典中,卻可以大方跳舞、大聲喧嘩。男人在某些祭典中赤身裸體、扛著神轎;女人也可以穿著浴衣,在人群中感受歡樂的氣氛。
「祭」在日文中本來是指祭祀祖先或神靈的儀式,在時代變化中,逐漸結合飲食和娛樂的功用。現在日本人的「祭」,除了傳統寺廟、農村儀式以外,還延伸到各級學校的「學園祭」、施放煙火的「花火祭」、商店街的「特賣祭」等慶祝活動。日本的民俗學奠基者柳田國男(一八七五年∼一九六二年)在《日本的祭典》中指出:祭典原本是農民崇拜自然的表現,一般在神道教的神殿中舉行。隨著社會發展,以京都為首的都市開始出現,都市文化日趨豐富,吸引遊客的大型祭典儀式也隨之流行起來。
我們先來看看京都七月的祇園祭,其久遠歷史和規模龐大,聞名世界。祇園祭起源於公元九世紀中期,原本是在瘟疫蔓延時才舉辦的敬神祈福儀式,後來成為固定的活動。每年由不同的行政區負責,各町家在活動前即開始組裝山鉾、清洗整理、準備祭祀用品。而其中呈現的傳統工藝,在一代一代繼承中,裝飾更加繁複,例如最主要的神轎,就越來越精美。
祭典不只可以活化傳統,將傳統整合性地表演出來,也可以創造地域的文化。附近的村落、社區也透過祭典,呈現自身最驕傲的食物和工藝,成為市集。祭典不僅可以延續文化,還可以消費,創造經濟的成長。那麼東京的祭典又如何呢?
(圖片提供/時報出版)
1阿波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