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也可以是大導演! 療癒的扭蛋公仔攝影教學重點

推薦商品 Recommended Product
由於現在相機畫素都很高,無論是隨身小相機,或者是能拍照的手機,都能夠輕易拿來創作,我平時都習慣帶著Sony RX100 Ⅲ數位相機、迷你三腳架、迷你LED燈、橘色燈光紙、描圖紙,最後就是扭蛋公仔了,其實影像創作並不難,門檻也不算高,把它們通通收進一個小收納袋,就能隨時待命拍照囉!
(圖片提供/尖端出版)
拍照時最難的往往就是主題的選定,究竟這張照片想要傳達什麼意念,而我習慣先找到一個讓自己覺得有感,或是覺得有趣的場景,然後把公仔一一擺上,思考著究竟今天這樣的場景下,他們都過些什麼生活?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,要讓他們表演些什麼情境?畢竟一張照片會動人有溫度,不單單只是構圖好看而已,而是一張照片要述說的故事、氛圍與情境,接下來就是找好鏡位,慢慢地微調公仔的位置,適時地控制光線的角度與明暗對比,打光也是一門學問,但對於初學者而言,可能很難理解該怎麼下燈,光是打光的技巧與實例都能寫出一本書了,這裡先以最簡單的燈光打法跟讀者分享。
(圖片提供/尖端出版)
先找到太陽究竟在什麼地方,讓太陽光可以照到角色的正面為主,若是希望角色能更有立體感的層次,建議不要讓太陽光直接照到角色的正面,而是左右其中一面的30度角,或者45度角來擺設角色,這樣才能讓角色的亮面與陰暗面上的光線較有明暗對比,在環境上的光線明暗呈現也是如此。
(圖片提供/尖端出版)
如果時間上允許,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左右的太陽光屬於頂光,照射的角度比較不優,且太陽光的強度太強,對於一般中低階的數位相機或手機的感光元件會比較吃力些,亮部與暗部的寬容度較低,對於明暗對比太強的環境下,容易造成亮部過曝,或是暗部曝光會不足的狀況發生,可以的話就儘量避開這個頂光的時段來拍攝。
(圖片提供/尖端出版)
燈光設計是一門龐大的學問,除了以上講述的初階燈光知識外,如果讀者還想進一步地了解燈光設計的技巧,可以琢磨研究燈光的「三點打光法」,主光(自然光),輔助光、背光的打法,就能輕易地為自己的照片營造出該有的情境,讓照片更有意境。
(圖片提供/尖端出版)
由於此次拍攝的扭蛋公仔,大都是以高度只有5cm,比例1:34的公仔來拍攝,加上拍攝的環境、空間都蠻狹小的,甚至只有某些小區塊能夠拍攝,為了避開比較不美觀的區域或背景,我習慣選擇以光圈先決模式,焦距設定在70mm的焦段來拍攝,光圈則都開在F3.5-F6.3之間,光圈不大過F3.5的原因是因為景深會變很淺,只要角色與角色之間彼此與鏡頭的距離稍大了些,必定有某一個角色得失焦,除非刻意要把焦點僅僅留在某個角色上,否則我還是會希望光圈小於F3.5 ,光圈不超過F6.3是因為景深會變深,相對地,雜亂的背景更會一覽無遺,破壞了原先拍攝時想要保留的意境。
*本文轉載自《JGL影像生活小品集:李哲光的公仔攝影世界》(尖端出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