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張維中東京直送】真的馬肉貼布貼過嗎? 當往事是一片痠痛貼布

因為觀光客實在太愛買也太會買了,如今走進日本的藥妝店,幾乎在入口或結賬處最顯眼的地方,都會闢出一個海外旅客購物清單專區。那些網路上流傳著必買、推薦的單品,全都蒐集在這個架上了。你不必像以前那樣,得拿著手機截圖在藥房裡按圖索驥找藥品,也不用急著問店員,反正先找到這一專櫃,十之八九,你要的東西都集中在這裡。
日本朋友跟我說,他雖然不是觀光客,但很喜歡到藥房時刻意繞去那一櫃海外專區瞧瞧。
「因為能發現很多我從來沒注意過的東西,獲得新知。」他笑著說。
我有很多日本朋友,真的不知道日本藥妝店「原來有這種東西」的存在,但那些東西對台灣遊客來說卻熟悉得有如黑松沙士。比方「休足時間」吧,公司裡的日本朋友,居然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。去問問愛到日本玩的台灣人,這玩意兒誰人不知曉呢?大概是一種基本到不知道就不該入境海關的程度。
外婆還在世時,每一次我媽來東京找我,總會去藥妝店從那個海外專區的架上,帶許多痠痛貼布回去給她。台灣雖然也有賣痠痛貼布,是日本授權品牌在地製造的,但大家總謠傳日本的成分不同,比較有效。受日本教育長大的外婆當然深信不疑,每貼一次,就稱讚一回,順便回憶一下她在日治時代的青春歲月。
她總是省著用,不捨得多貼,直到她去世了,房間裡還堆著許多沒拆封的貼布。後來,我媽將那些痠痛貼布拿回來用,每貼一次,就換成她回憶起外婆的往事。
有一次出差到熊本,與公司的社長和前輩在一間傳統居酒屋晚餐。他們點了一道當地的特產肉品。熊本的特產肉並不是熊肉,而是櫻肉。
櫻花的肉?別誤會,那其實是馬肉。從前日本人吃肉,習慣取以植物別稱。例如,山豬肉稱為「牡丹」,鹿肉稱為「紅葉」,馬肉則為「櫻」。原因據說出自於江戶時代,由於當時禁止吃肉,於是私下偷偷吃的人,就將動物名稱改為植物名,避免露餡。馬肉被喚作櫻,謠傳是因為剛切下來時顏色粉紅如櫻,且很快就會變褐色,有如櫻花凋謝的一眼瞬間。